- 中国还能制造多久
- [2013-12-23]
-
过去30年中,在一沓一沓的订单中,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但30年过去,如今的中国企业,为了保住工厂利润,也要去东南亚国家考察更低廉的人力成本。另外,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他们或者打造全产业链或者将部分加工环节回流本国;更多技术含量低的服装鞋帽等加工厂则撤离中国向缅甸、越南等国转移,那里有更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全球制造业正在重构。
美国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巢”三年前,一家生产烫发器的小型美国制造业公司决定将在中国的工厂迁回美国德克萨斯州,虽然低调再低调,这样的举动仍然引起行业内的轩然大波,行业外的一片哗然。不过三年后的今天,即便是阿迪达斯、佳顿、卡特彼勒,福特汽车以及星巴克这些行业巨头的陆续回归,“坦然接受”的态度开始成为主流。埃森哲咨询公司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3的美国大制造商过去两年搬迁了工厂,美国为最受欢迎的搬迁目的地。而且近两年选择“回巢”的公司不仅涉及IT等高科技产业部门,也涉及机械、电器、汽车等传统产业部门,甚至还包括一些普通日用消费品制造部门(例如筷子、咖啡)。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未来五年中,对于多数销往北美市场的商品而言,相比美国部分地区,在中国沿海城市建厂只能减少10%~15%的生产总成本,运输和存货成本减少是最主要因素。美国的部分州,如南卡罗莱纳、阿拉巴马和田纳西,将会变得越来越适合建厂。此外,近年来随着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美国页岩气产量出现爆发式增长,也有望为回巢企业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能源成本优势。未来这一趋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扩张的企业。“至2015年,美国将比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国拥有5%~25%的成本优势。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成本劣势差距将会缩小。在2010年,折合成美元的中国产品的成本比美国同类产品便宜12%,而到2015年,这一差距将缩小为7%。”波士顿咨询公司在报告中称。曾被冷落的制造业又开始在美国被赋予了神奇的地位。一些研究者认为,重振制造业不仅能够促进本行业就业,还可以带动物流、贸易等其他服务部门的就业。而就业问题正是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之一。美国开始反思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奥巴马认为,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制造业增长和出口推动型增长,这一主张也开始引导美国制造业“倦鸟回巢”。从2009年到2012年,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了《美国制造业振兴法案》、“购买美国货”、“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内保就业促进倡议”等多项政策来帮助美国复兴制造业。为提高美国制造业吸引资本和投资的能力,政府还通过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制造业的税收负担。上述政策的效果也正在显现,2011年美国制造业新增23.7万个就业岗位,制造业投资恢复明显,据制造商协会预计,美国制造业将在今明两年分别增长4%和3.5%,高于同期的美国GDP增长预期。中国升级:长三角领跑9月下旬,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再次开园,启用一期32万平方米新载体。截至目前,传感信息中心已入驻企业190多家,其中物联网企业100多家。作为长三角重要的高新制造业基地,无锡正在通过多项优厚的条件吸引着物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要素的积聚。而这,正是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型的缩影。在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在成本上升和出口萎缩双重夹击之下进退两难,中国企业不甘心在价值链低端挣扎,开始积极向上游发展。如何提高“中国品牌”的含金量?拥有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最齐全的城市群落和最完备的产业资本,长三角区域无疑身负中国制造升级和做强的重任。德勤中国发布的《德勤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调查2011》报告显示,在对企业新建工厂选址倾向分布的调查中,长江三角洲在全国诸多的区域中依然排名第一。而在这轮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赛跑中,江苏无疑走在前面。过去几年中,江苏在本土传统企业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层面都有长足进步。区域经济专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研究员刘奇洪曾做过统计,苏南地区的江阴、张家港、宜兴、常熟、太仓等县域,很多当地企业的前三名,都有镇办甚至村办企业,比如江阴华西村、张家港的永钢、宜兴的三木集团、常熟的隆力奇、波司登等。这些本土企业主要分布在钢铁、化工、纺织等传统行业。“这些多由原村办、镇办企业改制过来的民营企业,曾经开创了著名的‘苏南模式’,并能够坚持主业、坚持实业。不断地对接新技术、新市场,从村镇走向全国。”刘奇洪说。与传统制造业相对应的,是以苏州、无锡等沪宁线的城市,聚集的包括物联网、IT、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有些企业为了追求丰厚的利润,放弃实业,转向投资甚至是投机的行业,这是非常短视的。企业只有依靠自主创新,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真正的长远发展。”波司登董事长高德康在参加今年江苏省两会时说。东南亚入场:十年之后卷土重来20世纪90年代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短短几个月里令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几乎陷入崩溃。绝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高达30%~50%,股市暴跌30%—60%,据计算,股市和汇市的下跌给东南亚造成上千亿美元的损失,部分国家陷入严重萎缩。现在,这些国家已经从这场衰退中逐渐恢复,并且成为全球经济中的新亮点。2011年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170亿美元,同比增长26%,远高于中国的不到8%。汤森路透最近公布的亚洲企业景气调查显示,在亚洲,东南亚国家的表现远好于许多其他国家。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认为,未来几年在制造业领域东南亚国家将与中国展开竞争。这种竞争在以耐克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表现尤为明显。2008年,耐克在亚洲制造厂的分布中,中国占38%的份额,到2012年下降至34%,而在越南所占的份额则从15%上升至37%。“最近几年,在外资结构中,投资中国实业的一直在下降,国内民营资本投资制造业的实体公司也在大幅下降。”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室主任马宇表示。 - 【返回】
+MORE产品目录
联系方式
电话:18662688029(周经理)
传真:0512-36685512
地址: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花苑路
155号3号房
新闻中心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